食用槟榔在南亚、东南亚、太平洋周边岛屿和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非常常见。槟榔咀嚼块通常由槟榔、烟草、槟榔叶、天花粉叶、花序、熟石灰和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组成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槟榔嚼块的组成和加工方法不同,但槟榔和烟草是槟榔咀嚼块最重要的成分。
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,食用槟榔与口腔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。一些学者发现,口腔癌的发病率与每天食用的槟榔和食用槟榔的年数呈正相关。其他学者发现,吸烟、饮酒和食用槟榔密切相关与口腔癌的发病率相关。同时,吸烟、喝酒和吃槟榔的人的口腔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23倍。
食用槟榔导致癌症的机理仍在研究中。一些研究发现,槟榔中的一些生物碱通过亚硝化作用成为硝化衍生物,多酚会自动氧化释放活性氧,对细胞有毒性作用。此外,槟榔头咀嚼块的成分和致病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在口腔粘膜上,持续咀嚼引起的口腔粘膜的反复摩擦和刺激,即槟榔壳和硬核的粗纤维也对口腔粘膜造成机械刺激。这两个因素的长期影响共同导致口腔粘膜从慢性炎症到癌前病变,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。
然而,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槟榔的单一物质与疾病之间的关系。各种添加剂的毒性和致癌机理是否相同,各种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或相互促进,槟榔不同部位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否相同,需要进一步研究。